有流量就有數據產生,相信大多數店鋪后臺數據是一大把,各種數據是弄的店主們眼花繚亂,根本就無從下手。每天在看數據賣家就是看不出什么,也找不出問題所在,這是賣家一直很擔心的問題,都希望有人告訴它如何診斷店鋪數據,因此小編就給各位講講淘寶創(chuàng)業(yè)之店鋪數據常見分析方法有哪些?
1、分解樹分析法
通過邏輯樹方法從一個問題分解出若干個子問題,并從子問題進行擴展,逐層分解,最后將問題落地到可執(zhí)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問題點進行羅列時,務必將所有涉及的問題考慮全面;其次問題之間如果存在關聯,務必標出,以便于在執(zhí)行過程中的效果控制,例如付費流量占比的提升會影響淘內免費流量,但是付費流量與免費流量都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問題;最后,問題羅列不要重復,避免出現重復操作,例如第三方活動平臺流量會同時出現在付費流量-淘寶客以及其他兩個流量入口,如出現該情況,則選擇占比較大的為流量來源。
2、關聯矩陣法
關聯矩陣法常用的是綜合評價法,主要是有關評價知識及其重要度和方案關于具體指標的價值評定量之間的關系,如:針對店鋪力量問題對于落地操作執(zhí)行進行區(qū)分。
根據分類,對操作執(zhí)行動作進行用甘特圖呈現,并對不同區(qū)塊的進行不同顏色區(qū)分。
3、對比法
這種分析法就是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數據進行比較,從中分析出差異化,揭示這些食物所代表的發(fā)展變化情況及規(guī)律性。
1)不用階段對比
可以拿雙十一與之前其他促銷日的數據做對比,查看分時段趨勢圖,上面有:所有終端-支付金額、所有終端-訪客數、所有終端-支付買家數、所有終端-支付子訂單數,哪這四個對比一下,就能發(fā)現在哪個時間段最高或最低等。
2)目標對比
如:直通車實際花費與目標日預算對比
某店鋪目標日預算5000元,據此我們計算出10點、12點、14點、16點、18點、23點不同時間節(jié)點的目標預算,如果直通車實際花費超出或花費不足,不在可控制范圍±10%之內,則做出相應調整。如:雙十一讓預算與實際消耗情況。
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可去“淘寶創(chuàng)業(yè)”專欄查看,各種干貨統統喂飽你!
在淘寶創(chuàng)業(yè)的路上,有成功的,有失敗的,還有正在奮斗的。在淘寶創(chuàng)業(yè)之前我們需要準備什么?我們怎樣才能夠經營好新開的店鋪,本專題將會為大家一一解答淘寶創(chuàng)業(yè)的問題。
詳情>>